一起看电影
十一放假回家,与老友聚聚的同时,当然少不了去电影院刷刷新片儿。
同期上映的两部影片:《羞羞的铁拳》、《缝纫机乐队》。
最后,在面对时间并不宽裕,以及巨大的票房差距和朋友强烈的推荐,还是选择了《羞羞的铁拳》,放弃了《缝纫机乐队》。
观影期间,我和旁边的人一起哈哈哈哈哈哈哈,很愉快的度过了90多分钟。
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
今早跟妹妹聊天,她突然说道,很多人说看《羞羞的铁拳》感觉很爽,可也就是爽一下,没什么值得让人记住的东西。
我也没过脑子,说了一句,喜剧嘛,看着高兴就行了。
可是后来自己想想,真的是这样吗?
《羞羞的铁拳》是开心麻花继《夏洛特烦恼》《驴得水》之后的第三部电影作品,讲述了一个拳击手和记者互换身体的故事。
按照之前的套路来说,《夏洛特烦恼》在笑得满足的同时,让人饱含情感,《驴得水》更是有一个相对深刻的内核,而《羞羞的铁拳》呢?
搭配上灵魂互换的这个亿年老梗,虽然麻花设计的笑料不低俗、不硬挠痒痒、情节合理又出人意料,但留给观众的也还是只有
哈哈哈哈哈哈哈……
而在朋友圈疯转的几篇或许是营销,或者是影评的文章,无一说的不是《缝纫机乐队》,已经华丽丽的抢走了作为国庆档票房王者《羞羞的铁拳》的荣光。
虽然没有去看《缝纫机乐队》,但根据这几篇文章来看,可以得出结论:嗯,真的是情怀。
以下是摘选:
“为理想挣扎过的人都哭了,为爱情狼狈过的人都笑了。”——撕蛋
“因为年轻活该经历狼狈的爱情,等你老了再来歌颂逝去的光阴。”——《缝纫机乐队》
当然,也不是没有批判《缝纫机乐队》的声音,但至少,它是有资格去贩卖情怀的,也是有情怀可以被贩卖的。
这点来讲,就比《羞羞的铁拳》要高端了。
毕竟,这是个需要情怀的年代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